“幫助”是王萌萌經常說到的一個熱詞。 “我是聽著雷鋒故事長大的,小時候覺得雷鋒叔叔遙遠而偉大,現在我慢慢懂得,學雷鋒就是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。 ”王萌萌說。
前不久,王萌萌榮獲中宣部命名的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稱號。王萌萌的崗位在西孔村,村民都親切地喊她“萌書記”,幫助村民過上好日子一直是她努力的方向。
8年前,王萌萌懷著滿腔熱情回到了家鄉定遠,當上了大學生村官,成為蔣集鎮秦集村總支書記助理。
有一天,她在走訪時看到稻田里雜草叢生,為什么不除草呢?身邊的農戶說已經除過兩三遍。王萌萌把農戶用的除草劑拿去檢查,沒想到是假冒偽劣產品。熱心腸的她幫助農戶統一采購正宗的除草劑,因為補施及時,大大減少了村民的損失。
“這件小事讓我思考,光靠熱情并不能從根本上幫助村民過上好日子,關鍵還是要改變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。 ”王萌萌說。
王萌萌多方籌措資金,在吳圩鎮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建起草莓園。開始時,技術經驗不足致使種苗枯死,銷路不暢不得不低價銷售……王萌萌咬牙堅持,漸漸草莓園發展成了占地200多畝、擁有100余個標準化大棚的綜合性蔬果基地。
多年在外務工的吳遠虎回到老家,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到草莓園應聘。王萌萌很爽快地聘用了他,吳遠虎卻搓著手有些擔心。 “我沒什么技術,到草莓園能做什么呢? ”“別擔心,我這里正好缺農機手,你到我這來上班,我會為你提供免費培訓! ”如今吳遠虎已經成了一名熟練的農機手。
為了幫助更多村民,王萌萌成立皖圩種養合作社,吸納135名村民就業,年利潤300多萬元,其中30多戶貧困戶成功脫貧。2017年,她爭取相關政策,在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建設就業扶貧車間,把種植技術傳授給更多貧困戶。 “有技術有銷路,越來越多的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。 ”王萌萌欣喜地說。
“‘萌書記’就像是我的創業導師。 ”西孔村返鄉青年王峰說。一直在外務工的王峰,想回到家鄉發展稻蝦養殖,得到了王萌萌的大力支持,選品種、搞培訓、送幫扶……王萌萌跑前跑后,幫助他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,F如今,王峰的錢袋子越來越鼓,稻蝦養殖道路也越走越寬。
在王萌萌看來,手機也是新農具,直播也成了新農活。去年,王萌萌在村里舉辦一期“村播”培訓班,讓村民搭上網絡直播順風車,希望培養出一批帶貨“網紅”。不僅如此,頭腦靈活的王萌萌充分整合資源,采取遠程站點視頻教學、邀請專家授課、企業觀摩指導、農戶經驗交流等方式,一步步提高村民的種植水平,一點點打開銷路。
汗水澆灌收獲的果實,實干篤定前行的腳步。 8年村官生涯中,王萌萌放棄了兩次“轉編”的機會。 “扎根農村8年,我和村民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,也愛上了腳下的這一片土地。 ”王萌萌說。她告訴記者,有時晚上在村里加班,村民們還會端來熱氣騰騰的餃子等,讓她感到心里特別溫暖。
“大家都說是我溫暖了他們,其實也是他們溫暖了我。 ”王萌萌說。一路走來,王萌萌先后榮獲“中國青年五四獎章”“全國農村致富帶頭人”“全國脫貧攻堅青春榜樣典型人物”“安徽省大學生村官標兵”等榮譽稱號。
稿件來源:
安徽日報
|
編輯:
王章志
|